BIM全称“建筑信息模型”,是基于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“可视化”的数字建筑模型。它是一个工作交流平台,是项目参与方实现无障碍沟通的工具,为各环节参与人员提供“模拟和分析”技术支撑。其目的在于使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、施工和各运营阶段实现控制资金风险、节约成本、提高效率的目的,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在施工管理中应用BIM的最大优势可以提供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,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层决策的反应速度和精度,进行虚拟建造,从而达到事前控制。
1、3D看图更直观
目前2D设计图很难表达或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异型结构图、复杂设备房间图以及难以识别的结构剖面图。而BIM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很轻松地得出想要看到的图纸,无论哪个角度,都能实现。不再局限于设计院给出的图纸。
2、碰撞检测,减少返工
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碰撞检查应用比较成熟。在施工建造之前,对项目的土建、管线、工艺设备进行管线综合及碰撞检查,消除由于设计人员错漏而产生的隐患。
3、信息化建设
建立信息模型的过程也是完善数据库的过程,让数据一次成型,不再像以前同一个表报了一次又一次,有了BIM这个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库导出的各类明细表,快速,精确。例如,材料用量、房间报告和各功能分区的面积百分比等。
4、效果图及动画展示
利用BIM强大的建模、渲染、动画技术,能够随着项目的进展得到高质量的动态效果图和动画展示,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段的几张静态效果图和几段动画而已。如果设计发生就更,制作的效果图和动画也随之变化。可以让施工管理人员很清楚了解项目的轮廓,有一个整体印象。
5、安装项目施工技术交底
在整个施工过程中,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班级进行施工指导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图纸变更,返工严重;审图不清,损耗严重;不同班组,多版图纸。这些问题的解决,目前主要依赖于设计单位的现场指导或项目经理的个人经验,很容易造成结构安全隐患和竣工验收不合格。
6、5D施工模拟
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,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,使得施工项目管理变得极为复杂。然而,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却相对落后,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,很难动态地优化分配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试工场地。5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计划、精确掌握施工进度,优化使用施工资源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,对整个工程进度、资源、成本、质量、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。建筑工程施工不可逆的,一旦出错就得销毁重来,造成很大的人为和资源浪费,延长工期。而5D模拟施工可以演练施工过程,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出错的风险。
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的建立,必须服务于施工管理 。BIM建模本土化,是提高施工人员理解工程,掌握BIM施工方法的重要手段,同时也为BIM在施工阶段的深入应用,提供了人才基础。